世界著名的教育學教授利奧·巴斯卡曾説
「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是做自己,最難的事情是成為別人所期待的樣子。」
可是柴米油鹽,做自己哪有那麽容易!
(一)成年人的生活,都是在苦中作樂
早上,看到同事吳小姐趴在桌子上睡覺:
「快起來啦,頭家馬上過來了。」我低聲提醒她。
她迅速把自己從桌子上「扶」了起來。成功躲過一劫。
「謝謝啊!我跟你說,其實我很早就睡了。可是做了一晚上的噩夢,顯示夢見一群人打我,把我嚇醒了。等我再次睡著之後,結果又夢到了那群人:‘你還敢來啊!’又打我,然我我就徹底失眠了……」
我看著她的簡訊,差點沒笑暈過去。但我知道,這是她瞎編的。
她肯定又熬夜加班了。
昨天快下班的時候,老大在辦公室裏咆哮,不只辦公室裏的她,整個公司都被嚇到不敢出聲。
從老大辦公室裏出來的她,眼睛是紅的,但臉上卻掛著她專有的「官方微笑」。
「受的都是窩囊氣,掙得都是遭罪錢!」劉小妹吐槽道。
「工作之所以拿工資,就是因爲折騰人嘛。要不然,我們就得給老闆錢了,是不是?」
人家安慰她,她反倒安慰起別人了!
(二)生氣,只會讓一切越變越糟
我總記得吳小姐的那句話
「不解釋?不難過?老闆才不管我熬了多少夜,他只看結果;同事也不在乎我哭過多少回,他們只看表面;所有的過程都得我自己獨撐。與其哭慘,不如堅強。」
「所以,任何時候,都不要垂頭喪氣,拉著個驢臉,那樣會顯得腰園、腿短、個子矮!」
是啊,對於成年人來説,生氣的後果永遠比生氣的原因,要嚴重得多。
一個簡單的「剮蹭」可能會以大打出手結束;「你怎麽不理解我」,搞不好就是「分手快樂」結尾。
前段時間,長洲警署一名月入近5萬元的男警員在警署內離開。
衝動是魔鬼啊!
有什麽比生命更重要?
(三)管理情緒,其實很簡單
耶魯大學情緒管理中心的創始人,心理學家馬克·佈雷克特認爲:
「能管理自己情緒的人,更健康,更快樂,更成功。」
他整理出了「五步情緒管理法(RULER)」
即 認識(Recognize)、理解(Understand)、標籤(Label)、表達(Express)、調節(Regulate)
這麽説,可能比較難理解,換個説法
1.學會看淡,求同存異
每個人的想法和原則都不同。
吵架,往往是兩個人話趕著話,互相激怒對方導致的。
聰明的人,遇到事情,懂得理解雙方的不同,找到解決的辦法。
2.瞭解自己,愛護自己
所有的情緒的背後,都是沒有被滿足的需求。
我們要學會觀察我們自己情緒背後的「渴望」。
學會用科學的方法,逐步滿足自己。
3.明確底綫,懂得拒絕
好的友誼都是講究距離的,好的關係也是如此
懂得保持界限,我們就能獲得與他人相處的自由
正如孔子説的:「君子之交,淡如水。」
4.管理圈子,和樂觀的朋友接觸
都説壞情緒會傳染,這真是沒錯。
在和樂觀的朋友交流時,學習和模仿他們的爲人和心態
慢慢的,自己也會和他們一樣樂觀。
5.調整身體,充足的睡眠
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?當你感冒不舒服的時候,這個人心情也特別差。
是的,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健康,息息相關。
無論壓力多大,都保持良好的睡眠,規律的飲食,以及適當的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