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國藩是我唯一佩服的古人。
在古代,科考是文人翻身的唯一機會。
然而,科舉于曾國藩而言,卻是一座艱難翻越的大山。
早年的曾國藩連考7次,才在30歲時中了進士。
這類人,本來很可能淪落為下級官僚,但好在曾國藩在關鍵時刻經同鄉引薦,得到朝中重臣穆彰阿的賞識。
再加上自身努力,曾國藩在京城十余年里,坐火箭般連升7次,連越十級,官至兩江總督、直隸總督、翰林庶吉士,成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,挽大廈于將傾。
同僚左宗棠稱贊他:「 謀國之忠,知人之明,自愧不如元輔。」
偉大領袖毛爺爺夸贊道:「 予于近人,獨服曾文正。」
不論是做人、識人,還是當官,曾國藩都充滿智慧,這些寶貴經驗,他都寫入和家人的往來書信。
后人搜集整理了他和家人的往來書信,寫成《曾國藩家書》。
在書中,曾國藩認為,在對待金錢時,高自尊的人,往往有以下3個特征。
請根據文章提示,認真閱讀,仔細學習,讓自己成為一個賺錢高手。
特征1:對錢特別重視
曾國藩很重視金錢,他在建設湘軍時,特別重視籌措軍資。
他認為,錢是一個人的能量。如果一個人不給錢,就要求別人辦事,那麼,這個人一定心思不純。
而且,有籌劃用錢的能力,帶團隊、指揮千軍萬馬都不難。
對于我們而言,不管男人還是女人,長大之后都要管好自己的錢,這才是真正的成年。
婚前推給父母,婚后推給配偶,以愛或信任為借口,不理財,不管理自己的財產,到時出問題的可能不僅是投資,還有家庭。
老話說:「 吃不窮,穿不窮,計劃不周就受窮。」
賺錢要從管理自己的錢開始。合理規劃、讓錢發揮它應有的作用。
特征2: 該花的錢不省
曾國藩在社交上舍得花錢。曾國藩知道,要想人生路順暢,就得和高手交朋友;要想官場順利,就得花錢和各級打好關系。
在這兩樣上花錢,曾國藩眼睛都不眨一下。一次送出幾十兩銀子都很正常。
要知道,清朝幾十兩銀子的購買力和現在人民幣幾萬元差不多。
不僅如此,曾國藩還會在花錢后,詳細記錄每筆金錢的用處。
比如他會講自己在搬家上花錢,一是為了接各位長輩一起同住,改善生活,二是為了讓朋友來得有面子,符合自己的身份:
男于八月初六日,移寓繩匠胡同,北頭路東,屋甚好,共古八間,每月房租京錢二十千文,前在棉花胡同,房甚逼仄,此時房屋爽塏,氣象軒敞;男與九弟言,恨不能接堂上各大人來京住此。
特征3:錢用在發展上
有一種錯覺是:有錢人愛揮霍。
但其實,他們更喜歡將錢用于發展上,培養更多興趣愛好或技能,讓錢產生更多的錢。
比如,富人會送孩子學習鋼琴、馬術,陶冶性情、強健體魄,并在孩子到了入學年齡時,送他們去私立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。
而家境一般的孩子可能會學習價位相對較低的課程。
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,將錢用在發展上,就是要花錢投資自己的大腦。去上各種各樣的特長課或專業課,努力學習技能或提升認知,用知識武裝大腦,用知識賺更多錢。
寫在最后
重視金錢、該花的不省、將錢用在發展上的人,是可以掌控金錢的人。
這些人往往對自己要求比較高,能力也比別人強。
因此。他們相對于常人而言,更會賺錢,在使用金錢時,更是多了幾分從容,少了些許計較。
而花出去的錢,因為用對了路,又像滾雪球一般重新聚攏起來,給他們帶來更多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