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磊:我見過無數創業者,唯有堅持「不做3件事」的人,都成功了

莫可可小姐姐 2022/10/18 檢舉 我要評論

15年前,他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仔,15年後,他就掌管著亞洲最大的股權私募資金,管理的資產已達5000億元。

這個僅僅用了15年時間,就締造了一個財富傳奇的人,就是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。他為人低調,可能你並不認識,但他投資的產品,你應該都使用過,比如,騰訊、京東、百度、攜程、格力、美團、中通等。

看到這你想過創業嗎?

尤其在死工資已經不能滿足「日益增長」的家庭開銷時; 你的全心付出換不來老闆一句簡單的肯定時; 你越來越感覺公司已經不再歡迎你這個年紀的「老人」時……

「自己幹」的想法,就呼之欲出了。

可, 很多人都停在了「想」的階段。

畢竟,劉潤曾說過:「創業,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搬家。」

你可以從小平房搬進辦公大樓,也可能從CBD搬到地下室,誰也不能保證邁出這一步,你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好。

所以, 到底有沒有一個判斷標準,能提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創業呢?

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,給了我很多啟發。

2005年創辦高瓴資本,從0做到5000億,投資年化收益39%,成為中國私募機構的實力NO1。像我們平時用的微信、百度、京東、美團、格力都有他的投資。

投資人接觸最多的,就是創業者。

在張磊的新書《價值》中,他曾說過: 我見過無數的創業者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歷、性格、背景,但唯獨「不做3件事」的人,能笑到最後。

如果你剛好有創業想法,或者已經走在創業之路上,就不妨 對照看下自己是否符合。從而少走彎路,快速積累出財富,人生也就更順了。

01 不做「人人都說對」的事

張磊的第一筆投資,壓給了2005年的騰訊。

「那時候大家都用MSN,誰用QQ啊?」

本來不看好騰訊的張磊,在義烏小商品城調研時,意外發現:不僅每個攤位都印有QQ號碼,就連招商辦的名片上,都有一串7位數字。

「騰訊的用戶深度已經遠超我們的想象。」

於是,張磊拿出了全部家當,2000萬美金全投給了騰訊。

當時人們都覺得他瘋了。

可15年後,騰訊的估值從當初的不到20億美元,一路漲到了5000億,更是幫張磊賺到了幾百倍的收益!

隨後,他又 投資了京東

別人都覺得自建物流太「重」了,很難盈利。而張磊卻不顧劉強東「只要7500萬」的提議,直接投了3個億。

後來, 投資格力時,美的的勢頭正猛。所有人都覺得投資美的能賺錢,但是張磊卻撤資美的,400億拿下了格力大股東的席位。

還有 投資藍月亮,本來人家一個好好的盈利公司,他偏要讓對方先虧損,才給投錢。

這都是什麼操作?

《價值》中有一句話:「在無常中尋找有常,在有常中等待無常。」

也就是說, 人人都說是對的,不一定真就對!你需要看到別人都看不到的「無常」。

如果一件事,大家都覺得能賺錢。那即使是真的,最後能分到你手裡的,恐怕也只有可憐的幾分、幾毛。

反而,在別人都理解不了的「無常」中,往往隱藏著巨大的財富。

關鍵就在於,你能否在別人之前,發現這些機會。

所以,怎麼才能發現呢?

張磊給了一個方法,就是: 收集資料,理性判斷。

比如,有人跟你說,最近在網上發視訊特別賺錢,好多人一個月就賺了十幾萬。

剛開始,你覺得他是吹牛,但聽到第二個人說,你就動搖了……等到第n個人這麼說,你就徹底信了:既然大家都說能賺錢,那就不妨試試了。

其實呢? 很可能入了場,你才發現:能賺到錢的,只是幾個頭部大號而已。

所以,下次當你決定要做某件事時,不妨先深入調研一下——

網路視訊的蛋糕有多大? 月入過萬的作者,占比有多少? 用戶群體現狀如何? 未來會發展到什麼規模?

收集好這些資料後,再結合自己的條件,理性判斷這件事的可行性,成功的幾率就大了很多!

02 不做「賺快錢」的事

張磊在《價值》中說:「快錢能帶來強烈的歡愉感,但也極易麻痹人們的神經。」

也就是說,像吸煙上癮一樣,賺快錢非常容易讓人欲罷不能。

而創業者一旦陷入懶惰,失去不斷進步的動力,就失去了正向生長的本能,而把路越走越窄。

財不入急門。

張磊在創建高瓴時,就和員工明確表明:雖然賺快錢很爽,但不利於長期發展,所以這個錢就不能賺,這些事情也不能做。

但畢竟「喜歡走捷徑」是人的本性, 面對唾手可得的利益,敢於說NO的人,真心不多。

尤其是在「創業維艱」的積累階段,能「賺到錢、活下去」是所有人的共同目的。

比如說,你正為公司沒業務而發愁,這時,有個朋友跟你說,有個「門檻低,能賺錢」的活,就是只能短期做,拿了錢就撤,你會不會答應呢?

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抵抗「賺錢」的誘惑,不妨多想一步——賺了快錢後,我付出的代價是什麼?

有可能,你的信譽就此就完了;再或者,你會因為偏離了業務重心,以後走得更難了……

不管是什麼, 想到代價,你就會停住「賺塊錢」的念頭,踏踏實實積累實力,一步步將事業做大了!

03 不和「壞人」做生意

張磊說:「不要和魔鬼做交易。」

可畢竟, 在合作之前,誰也不認識誰,怎麼能判斷對方是「好人」還是「壞人」呢?

《價值》中有個好辦法,就是你可以先預設對方是「好人」,給予對方應有的信任,然後在事兒上驗證。

一旦發現對方在道德上存在問題,那就果斷拒絕繼續合作,及時止損。

即使對方擁有你急需的資源、能力、技術……也要忍痛割愛,畢竟, 道德是底線!

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,覺得:我就跟他做這一次生意,下次找別人。

很可能,這一次,就讓你前功盡棄了。

你永遠不會知道對方什麼時候給你挖坑,更會因為與這樣的人合作,而讓其他人懷疑你的人品。

「把價值觀放在利潤的前面,堅信價值觀是這個企業真正核心的東西,那麼利潤將只是做正確的事情後自然而然產生的結果。」——張磊

只有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,你才能贏得他人的長期信賴,從而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「同路人」。

當你遇到危險時,他不會拋棄你; 當遇到機會時,他會第一個與你共用。

就像張磊創業,一路走來,投資了800多家企業,幫助了很多創業者、企業家成就事業。

這些人中的一些人,又會反過來做張磊的出資人,把資金放心地交給高瓴管理。

正是這種長期的、正向的互動,造就了張磊今天引人矚目的成績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